抗氧化劑對心血管健康的潛在作用
你是否知道,我們體內時刻發生著一場“氧化與抗氧化”的無聲戰爭?當這場戰爭失衡,就可能為高血壓、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埋下隱患。而抗氧化劑,正是幫助身體維持平衡、守護心血管健康的“隱形衛士”。
活性氧(ROS)
想要理解抗氧化劑的作用,首先要認識“活性氧(ROS)”。ROS是身體代謝的天然產物,適量時能參與細胞信號傳遞,就像維持正常生理功能的“信使”。但當ROS過量(如長期熬夜、吸煙、環境污染等都會導致其激增),就會引發“氧化應激”——這些活躍的分子會攻擊血管內皮、氧化膽固醇,甚至破壞心肌細胞,一步步推動動脈粥樣硬化、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。
抗氧化劑
幸運的是,身體自帶“防御系統”,還能從外界獲取助力。抗氧化劑分為內源性和外源性兩類:前者是身體自主合成的“護衛隊”,比如超氧化物歧化酶(SOD)能直接清除多余ROS;后者則需從飲食或補充劑中獲取,其中輔酶Q10、多酚類、類胡蘿卜素是守護心血管的“主力軍”。

輔酶Q10
輔酶Q10堪稱心肌的“能量充電寶”。它存在于心臟、肝臟等耗能高的器官中,既能參與線粒體能量合成,為心肌提供動力,又能抑制脂質氧化,保護血管。研究發現,心力衰竭患者補充輔酶Q10后,心臟射血功能明顯改善,住院風險也隨之降低。
多酚類
藏在蔬果、茶葉中的多酚類,是血管的“清道夫”。比如葡萄皮中的白藜蘆醇,能激活體內“抗衰因子”SIRT1,舒張血管、降低炎癥反應;蘋果、洋蔥中的蘆丁則能減少血管鈣化,尤其對長期暴露于污染環境的人群有益。不過要注意,白藜蘆醇口服吸收后易被快速代謝,通過納米載體等技術可提升其利用效率。
類胡蘿卜素
橙黃色蔬果中的類胡蘿卜素,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“防線”。β-胡蘿卜素能抑制壞膽固醇(LDL)氧化,番茄紅素則能調節血脂、保護血管內皮。研究顯示,血清番茄紅素水平高的人,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更低;而葉黃素、玉米黃質充足的人群,血管彈性也更好。

值得期待的是,科學家還在探索更精準的抗氧化療法。比如通過調控miRNA(微小核糖核酸)來靶向抑制氧化應激相關基因,或用能響應炎癥信號的納米顆粒,將抗氧化劑精準遞送到病變部位。這些新技術為心血管疾病治療提供了新方向。
當然,抗氧化劑并非“萬能藥”。目前部分補充劑的臨床效果仍有爭議,過量攝入某些成分還可能帶來風險。守護心血管健康,更重要的是保持均衡飲食(多吃深色蔬果、全谷物)、規律運動、戒煙限酒,讓抗氧化劑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礎上,更好地發揮“護衛”作用。
參考文獻:
M?ynarska E, Hajdys J, Czarnik W, et al. The role of antioxidants in the therapy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—A literature review[J]. Nutrients, 2024, 16(16): 2587.
*特別說明 - 本文僅作資訊科普用途,不能代替醫生的治療診斷和建議,不應被視為對所涉醫療產品的推薦或功效證明。涉及疾病診斷、治療、康復相關的,請務必前往專業醫療機構就診,尋求專業意見。